

-
观点 | Opinion more
-
有些深度贫困户,为何既要体面,又不思进取
深度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态度比较潇洒,只要生活能过得去就行,农业上能收多少算多少,打工能挣多少算多少。这与深度贫困农村的社会观念有关,他们并不认为金钱是最重要的……[全文]
-
扶贫干部,如何“白了少年头”
我国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往往交通不便,工作中在交通方面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笔者曾经调研的频临贵州望谟县城的一个乡镇下辖的行政村,许多村寨在高山上,即使只?#23633;?#25143;,十几户人家,包村的乡镇干部也得经常去开会,做群众工作。[全文]
-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扶贫为何失败了
纽澳政府不敢碰触?#26519;?#23621;民的“错误文化?#20445;?#20854;实也是对?#26519;?#23621;民缺乏关怀和尊重的表现,就好像一个医生戴着手套给贵妇把脉一样,表面很尊重病人,其实是对病人不负责,架势有了,其实却没有效果。[全文]
-
“冰花男孩”想看城里孩子上学,但有些事他不知道
B县某城郊中学,2016年对刚升入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进行学业水平测试——初一学生共有303人,语文和数学加起来超过120分的仅有39人,这意味着语文和数学?#25216;?#26684;的还?#23545;?#36798;不到39人。这个中学还地处城郊,基本上算是除了城区中学以外最好的中学了,其他乡镇的成绩?#19978;?#32780;知了。[全文]
-
为什么农民要争当贫困户?
政府往往以财产状况和经济收入高低来衡量农民家庭贫困程度。问题在于,农民往往是根据自身的支出状况来理解贫困。有的农户虽拥有商品房,而平时生活非常拮据,甚至入不敷出。这些农户认为自己应?#27809;?#24471;贫困户资格而未得,从而引发他们的不满。[全文]
-
?#37327;?#20294;幸福,我在南疆和田当驻村干部
今年,我参加了自治区团委的“?#27809;?#32858;”工作,实现了多年以来的夙?#31119;?#26469;到了新疆和田这心往神驰的地方。驻村这是一种政治责任,也是一种生命体验和相互学习的过程。 农村是改革开放的最?#25226;兀?#21453;?#27835;?#31283;的最前线,驻村干部的价值在于干实事。[全文]
-
这几年为什么很少提“希望工程”了
在贵州铜仁市参观时,宣传部的一位干部告诉我,全市2014-2015年两年间建成了2005所山村幼儿园,实现了学前教育全覆盖,农村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从2013年的45%提高到2015年的85%;农村孩子交六七十块钱,就可以在幼儿园呆一学期,还包括每天一顿免费午餐。[全文]
-
“脱贫攻坚”为何没能成为舆论热点
中国的不少媒体人与学界人士常比企业?#20064;?#24102;有更多的?#25226;?#27735;工厂”的气质。日常摆出为民请命的架势,抱怨政府忽视民生,但是一到具体?#23548;?#21364;对政府做的有利民生的事情视而不见,甚至还主动制造舆论,误导或诱使政府去做损害民生的事情。[全文]
-
“脱贫攻坚”为何成不了舆论热点
商?#24471;?#20307;包括传统媒体到新兴媒体,连形式上的热情都没有,对脱贫攻坚的反应始终很冷淡,尤其像财经类媒体,竟然也很少涉及这一话题,好像将近一亿人的脱贫与经济、与“财经”无关似的。因为它们深受“新自由主义”教条的影响,崇?#23567;?#23567;政府大社会”的逻辑。[全文]
-
第一书记下乡,碰见个强势的村书记
在村两委班子中,深度贫困村书记老肖非常强势,其他干部都?#20882;?#29031;他的安排来做事,如果外来驻村的干部没有一点手腕,也会被他指挥的团团转。就像很多来村里挂职的省委某部门干部,都被老肖打发出去要项目了。2017年,新来的第一书记老余明?#24895;?#35273;到了老肖的这种风格……[全文]
-
实现“两个一百年?#20445;?#38656;要什么样的?#36139;?#20445;障
三百年来没有哪个重要国家是按照当时的所谓“主流”理论发展起来的。我想,根本原因就在于,“脱嵌”后的经济学理论已经远离社会真相本身,而社会本身无比复杂,经济发展绝不只是“经济的”或者“市场的?#21271;?#29616;,而是一套综合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全文]
-
实地调查| 在中国,什么家庭更容易成为贫困户
由于屋里屋外实在无法下脚,关民也找不到一条没?#26032;?#28385;?#39029;?#30340;凳子来,第一书记忙着为他打扫卫生,帮他把门前厚达三公分的树叶粪?#20160;?#21435;,再将他扔了一地的烟头扫开,书记一边帮他打扫,一边告诉他,“扶贫不扶懒,你这样可不?#23567;薄?a href="/weichengling/2017_09_21_428009.shtml" target="_blank">[全文]
-
中国特色扶贫道路,怎样才能越走越宽
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旨在找到“贫根?#20445;?#23545;症下药,靶向治疗。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全文]
-
在基层做扶贫干部是怎样一种体验
很多扶贫干部都讲到?#22235;?#31181;懒汉带来的困扰,有的送东西到贫困户家中,他都不会帮忙拿一下;有的想要什么东西,拿起电话就给扶贫干部要;有的明明有手有脚,身体健康,但是就是不?#25954;?#21171;动,扶贫干部着急的要死,这些人生活的怡然自得……[全文]
-
精准扶贫不是难在扶贫,难在精准
农村基层事务往往具?#23633;?#24378;的偶发性、不规则性、连带性、模糊性、非原则性、细小琐碎性,这样的细小琐碎的事务甚至很难分清对错,更无法上升到政治的高度,能否及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些细小琐碎事务是基层治理好坏的关键。[全文]
-
土豆和芒果 如何成为缔造经济奇迹的英雄
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两位经济学家林毅夫和塞勒斯汀·孟加,向主流理论发起了挑战,他们精心绘制了一幅可以在发展中世界的任何地方创造共同繁荣的务实路线图。在这些小故事中我们会看到,沿着这个务实路线缔造过经济奇迹的英雄不是别人,却是小小的土豆和芒果。[全文]
-
关于扶贫,第一书记说了些“不能上报的事”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扶贫”“精准扶贫”?#21364;?#27719;的提及率高了很多。大年初一去老祖宗?#37326;?#24180;时,恰巧碰到一位杨姓远房表叔,杨叔今年就任我们县y乡s村的驻村第一书记,主抓精准扶贫,事迹还被媒体多次报道。在家人面前,杨叔讲了很多“不能上报的东西?#20445;?#24110;我们还原了一个更为真实的乡村图景。[全文]
-
农民变“刁民?#20445;?#20165;仅是个人问题?
国?#19968;?#24037;程队给了高额补偿,这个索要高价的农民就成了英雄,有本事,围观农民很快也学会当钉子户索要高价。这样一来,国家很快就发现,为农民做好事,其实不好做。国?#26131;?#30340;好事越多,农民越是变成了“刁民?#20445;?#24800;民工程不仅未能收服民心,反而引发种?#27835;?#39064;。[全文]
-
《纽约时报》6000余?#20013;?#24217;庙湖村,很巧我就驻在村里,发现……
移民搬迁是宁夏“西海固”农民脱贫的必然选择,政府明明给每户建了占地近300平米如别墅般的院落,怎么在《纽约时报》记者口中就成?#22235;?#27665;营?如果这都算是难民营了,那美国岂不是80%以上的人口都生活在难民营之中?[全文]
-
A股扶贫有那么可怕吗?
证监会一则扶贫意见,没想到引起市场轩然大波。不仅仅股市表面上以大跌表示受了惊吓,复旦教授?#35805;?#19977;在9月12日和9月15日连发两文,表示吓坏了,并炮轰证监会主席“违反国际惯例乱来”?#21364;股扶贫真的有那么可怕吗?[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习近平的幸福年心里话
-
村民办寿宴全家被取消低保 镇政府:婚丧外?#38469;?#26080;事酒
-
国贫县投资近6亿旅游项目烂尾,这?#25910;?#22826;糊涂
-
子女?#32676;?#23130;嫁、平房翻二层楼房,低保照领10年不误?!
-
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2019年经济工作五大信号
-
扶贫干部喊屈:我干你看,我帮你怨,不满足诉求就结仇
-
恒大扶贫记|贫困户搬出贵州大山后,生活生产如何走向正轨?
-
媒体评“扶贫送老婆”说法:?#38498;?/a>
-
评贫困户优亲厚友?村书记被举报后纪委为其正名
-
一?#36180;?#29492;桃的微博使命:让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看到光亮
-
巴基斯坦新总理引用中国成语 ?#36139;?#22823;规模扶贫
-
新疆和田:他把村里的“懒汉”改造成了这样的人
-
习近平民谚话扶贫
-
一张图速览习近平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金句
-
以一鼓作气攻城?#25569;?#30340;决心 打赢脱贫攻坚战
-
副县长与扶贫干部儿子生前微信聊天记?#21363;?#24320;了…
-
习近平谈精准扶贫:?#26131;?#30151;结把准脉 开对药方拔"穷根"
-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
习近平谈扶贫: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
中央首次就脱贫攻坚进行专项巡视
-
-
· 扶贫攻坚战 ·
-
这个“大眼睛”女孩当选了团省委副书记,常年帮扶贫困生
-
为你代言!杭州一高校为贫困生推销家乡土特产
-
王学圻谈《十八洞村》:看了本子我知道什么是精准扶贫
-
除了格斗,凉山孤儿真没别的出路了?
-
凉山?#38774;?#23830;村”藤梯变钢梯 适龄儿童100%入学
-
你见过省委书记当着媒体唱歌吗
-
?#32842;?#32773;掘开新墓 被抓后赞随葬茅台好喝
-
农村淘宝加入双11狂欢,你想买点啥?
-
新华社记者获“最悲伤作文”原稿 称支教老师?#30007;?#36807;
-
凉山来信的“第二页”
-
最悲伤作文学生:大姐二哥在外打工 每月678元国家补贴
· 世界上最悲伤作文 -
另一封文科博士来信:她们不怀念农村
-
毛主席警卫员回广东养牛扶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