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地缘政治理论解释不了中国想做的事
对于霸权国家而言,新自由主义国际秩序是装点并扩展其实力的外包装。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新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允许其参与的全球化是有霸权国家所设定的天花板的。“一带一路”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23548;?#31361;破了新自由主义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全文]
-
超级资本主义母腹中躁动着的,是人类的希望还是毁灭?
人们制造机器人想获得新的奴隶,但今天这个奴隶变成了超人,那么,人将去往何方?从长期来说,人工智能对人的替代是不可避免的。智能化将使得资本与劳动的矛盾达到空前尖锐的高度,资本的力量将被空前放大,超级资本家将拥有绝对权力,如果不对现有体系做革命式的改造,人类的前景将异常暗淡。[全文]
-
除了产能过剩,中国经济还应关注有效需求不足问题
中国既没有条件像美国一样成为金融帝国来转移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也不能重蹈日本等国因产业空心化而进入高收入陷阱。唯有利用其社会主义固有优势,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升级到2.0版本,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推动经济发展更?#26377;?#35843;和健康。[全文]
-
中国不是“三权分立”而是“七权分工”
本次党和国?#19968;?#26500;?#27597;?#26159;前所未有的大布局,前所未有的大调整。本次?#27597;?#23558;推动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体系,六大体系各有分工,?#20013;?#35843;一致,如同四梁八柱,共同支撑了中国国家治理的大厦。不同治理机构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协调行动、增强合力,推动实现中国式良治。[全文]
-
新时代社会主义如何驾驭资本?
在全球范围内,资本主义已经进入超级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正处于全球化、平台化、虚拟化、智能化的升级过程中,社会主义力量和资本力量新一轮的博弈正在展开,而这将决定人类是进入一个大黑暗时代,还是进入一个更加光明的新阶段。[全文]
-
中国如何建成有别于西方福利社会的“民生国家”
当前中国面临着生存型民生问题、发展型民生问题,发达型民生问题相互叠加,相互交织的挑?#20581;?#36825;就需要进一步继续?#24179;?#27665;生国家建设。民生国家在历史渊源、基本理念、与发展的关系、?#24335;?#19982;资源的来源、责任主体、去商品化程度,都不同于福利国家。[全文]
-
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成功驾驭住资本的
保证党自身的主体性,就是党自身不被资本所同化,反过来还有能力去同化资本,这?#24471;?#20840;面从严治党很重要。十九大报告提到的党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就不能变成为资本利益最大化服务。[全文]
-
马克思主义的参天树,必须由中国?#23548;?#30340;活泉来滋养
习近平同?#23616;?#20986;的: “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出现“失语”、”失踪”、“失声”的问题,根本症结就在于马克思主义没有和?#23548;?#30456;结合,没有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个箭来射中国?#23548;?#36825;个“的”。“仅仅把箭拿在手里搓来搓去,连声赞曰,’好箭、好箭’,却老是不愿意放出去。”[全文]
-
中国的第四个三十年:使命与前景
中国不但要继续?#24179;?#22269;内建设,也要与其他国家携手?#24179;?#20154;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新型的全球领导者将是中国无从逃脱的宿命,主动引领人类命运共同构建与全球新秩序构建,让全世界分享中国机遇,为世界人民开辟更光明的未来。[全文]
-
马云所说的计划经济,和陈云说的是一回事吗?
?#21592;Α?#24494;信、滴滴等互联网平台企业拥有“?#31995;?#20043;眼?#20445;?#33021;够洞察平台上企业消费者的一举一动,因此,能够对平台上的经济行为进?#23633;?#21010;调控。当超级资本家在?#23548;?#21010;经济的时候,许多社会主义者为之欢欣鼓舞,恐怕是既会错了意,又?#20040;?#20102;情。[全文]
-
说老龄化问题不着急的,看这些数据
2020年后,中国将进入老年人口第二个高峰期,届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能达2.42亿,占总人口16.9%。老龄化和少子化已成为最重要的中国人口基本国情,使我国劳动力年龄结构、人口抚养比例、代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全文]
-
中国特色的权力分工政治体制
孙中山先生学习西方的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思想,又结合中国的?#23548;剩?#25552;出?#24605;?#23519;权、考试权,合为“五权宪法”。新中国经过长期的历史?#23548;?#25165;摸索出一?#36164;?#21512;中国的“六权分工体制”。这一体制并非依据任何先验的理论设计,而是由长期历史发展演变而来。[全文]
-
党组:?#38712;?#20826;于国”的执政模式
建国后,党组就逐步成为中国共产?#22330;霸?#20826;于国”的重要执政模式,其中也经历了曲折,这既受到历史重大事件的牵引,也?#20174;?#20102;党组制度内在的冲突。党组和职能领导机关高度同构,使其成为联系上级党组织和本机关的纽带。[全文]
-
要让世界理解?#26263;?#30340;领导?#20445;?#24471;从根本问题入手
从西方的政党理论与?#23548;?#26469;认识中国共产?#24120;?#26497;易落入?#29616;?#38519;阱。中国共产党从根本性质上不同于西方政?#24120;?#23427;除了是拥有八千多万党员的先锋队组织,还是核心国?#19968;?#26500;。[全文]
-
西方“分权制衡?#20445;?#20013;国“群策群力”
在“分权制衡”体制下,人民与政府是交易关系,其间并无信任和尊严可言;在“群策群力”体制下,人民与政府是道德关系,政府不过是群众智慧和力量的集合体,政府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必须通过群众路线来实现和人民的结合。[全文]
-
要通三统必需先将理论和现实的“头足倒立”再次倒过来。不论从哪一统出发,都必需先承?#31995;?#20195;中国?#23548;?#36825;个体,三统存续与开新在于成为附丽于中国?#23548;?#30340;用,在于为理解中国?#23548;?#35299;决中国问题、引导中国未来提供精神资源。[全文]